今年,一部韩国电影《杀人回忆》再度引起热议,这是因为影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凶手时隔多年最终浮出水面,类似的情节近日上演了中国版本。 近日在虹口警方的不懈努力下,两名负案在逃25年的嫌疑人最终落网!同样是距离案发已经过去20多年,同样是人海茫茫销声匿迹,柳暗花明的线索排查、一波三折的跟踪追击,现实中的抽丝剥茧远比电影剧情更为精彩,当尘埃落定,无论是警察还是逃犯都不约而同的如释重负。
图说:警方抓获嫌疑人。虹口警方供图
劫走18000元后,“二李”人间蒸发
1994年7月16日下午5时许,虹口区东体育会路上的一家铝合金加工间遭人抢劫,18000元现金被劫走,五名嫌疑人中两人在逃,分别是江西籍无业人员23岁的李吉(化名)和19岁的李县(化名)。警方随即展开了追逃工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二李”竟然如人间蒸发般消失了。此后,虽然虹口刑侦支队携手当地公安部门屡屡撒网,却一次次地无功而返。时间到了2019年,二十五载的光阴让当年初出茅庐的侦查员们鬓发如霜,该案的办案民警始终有一个心结,而这个心结驱使着他们始终寻找着两名嫌疑人去向的线索。
陌生的年轻人成线索
其实,曾经的撒网行动并非没有一点效果,至少在逃犯的原籍地积累了群众基础。今年8月初,警方得到一条线索,顿时使看似山穷水尽的追逃工作出现了一丝转机。
据知情人汇报,江西南昌李吉的兄弟李友家近期来了一个名叫古博的年轻人,而在相互称谓时,古博称呼李友“伯伯”,李友则经常直呼其名“李博”。围绕这一线索,警方立刻对姓氏存疑的年轻人展开了身份核实。
这一查,还真拔出萝卜带出了泥!原来古博果然是李吉隐姓埋名藏匿在外时结婚生的儿子,今年19岁。东躲西藏了25年,自以为风声已过的李吉让儿子回原籍祭祖,却不料就此露了马脚。
这一边身为李吉兄弟的李友正处于苦恼之中,随着古博的到来,接踵而至的是一个陌生的来电,手机彼端传来的则是一个曾经非常熟悉却因时间久远而变得有些陌生的声音,25年音讯皆无,但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李友并不知道李吉刻意让自己儿子随母亲姓了古,兄弟俩在电话里沉默许久总共也没说两句话,却鬼使神差地漏掉了极为关键的一句,所以李友称呼侄子为“李博”时丝毫没有顾虑。李友很快等来了民警。
直扑汕头生擒一人
远赴南昌的侦查员开门见山,一番晓之以理后,做通了家属的思想工作,随后李吉位于广东汕头的藏身处水落石出。消息传回上海,坐镇虹口的专案组领导一方面指示南昌小组留在原地深挖线索,一方面抽调精干警力直扑汕头,将李吉生擒于其经营的门窗厂内。星夜审讯中,李吉对自己25年前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他称25年隐姓埋名生活,虽然结婚生子,但即使对自己的妻儿也从未提及过真实的姓名。多年来一直辗转在一些不需要身份证明的黑作坊内打工,收入仅够维持生计,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使他沧桑憔悴,如今的模样与真实年龄相比要苍老十几岁。
小旅馆内“李三”落网
汕头组在对李吉的突审中得知另一名在逃人员李县的落脚点在南昌,过着与兄弟姐妹咫尺天涯的岁月。反侦查意识远高于李吉的李县深谙灯下黑的门道,虽然与一同在逃的李吉多年来始终保持着联系,却从来不说自己的具体住址,并且约定两人每隔4天通一次电话,如果打不通则立刻转移!
审讯室内,侦查员询问上一次两人通话是什么时候,得到的回答是4天前,这意味着李吉的手机随时会响起,一个应对不当,李县马上就会象惊弓之鸟一样再次出逃。于是,上海组火速锁定李县的方位,查明他以妻子的名字在南昌某小旅馆包了长租房,这个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前线,南昌小组成员迅速实施抓捕。
图说:警方抓获嫌疑人。虹口警方供图
以侦查员老任为主的抓捕小组很快摸清小旅馆周边的地理环境,但在行动时还是出现了变数。原来李县在多年的躲藏生涯中“摸索”出一套反侦察技巧,他包下的是小旅馆相连的两间客房,晚上睡觉和白天出入的是不同的房间,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及时脱身。因此,当凌晨听到侦查员假扮旅馆服务员的敲门声时,草木皆兵了25年的李县在隔壁房间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就翻窗自二楼跳下。
不过,虽然李县的微信昵称是“李三”,却毕竟没有传说中燕子李三的好身手,尤其是光着的脚底板落地时被石子划伤,忍痛没跑几步就撞进了早已设好的警方伏击圈。惊恐万状的嫌疑人耳畔只听见一声喝问:“叫什么名字?”“李县。”他万念俱灰地回答。随着“咔嚓”一声手铐戴在他的双手上,一桩抢劫案在案发25年后完成了拼图的最后一块。
实施抓捕的老任57岁,1994年的他正是此案的承办民警之一,当时是他进入虹口刑侦支队的第二年,才步入而立之年不久的他血气方刚。如今已临近退休,淤积在他心里很久很久的一个心结终于在这一刻解开了。老任是看过《杀人回忆》这部电影的,曾经边看边唏嘘不已,当知道韩国的杀人凶手最终被找到时,他和他的同事们更坚定了一定要为抢劫案划上圆满句号的信念。“虽然25年过去了,虽然你和我都不再年轻,然而从你伸出罪恶之手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不见不散!”
新民晚报记者 袁玮 通讯员 崔顺成